星之卡比编年史
2004-04-29 14:39 | psi2001
正如FF一样,星之卡比也诞生于HAL研究所危机之时。1992年HAL研究所面临破产,桜井政博孤注一掷在GB上推出了星之卡比,在全世界产生轰动效果,取得了惊人的销量。
从现在看来,星之卡比第一作是如此之粗糙,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游戏是如何几乎达到Mario的高度的。究其原因,非常简单,那就是----简单,人人都能轻松通关,这也是当时游戏宣传的口号。大部分动作游戏都在追求难度,无论是洛克人还是Mario都不简单。此时,卡比就靠着独树一帜的特点取得了成功。在正常通关过程中几乎是不用去考虑Game Over的。
简单不等于弱智,星之卡比带来了非常轻松可爱有趣的气氛。虽然第一作并没有吸取敌人得到相应能力的设定,但是塑造了不少生动人物以及卡比系列共有的敌人。例如King Dedede这个搞笑的最终Boss形象就深入人心。另外,游戏在简单的基础上添加了新的模式Extra Mode,通关一次便能进入。在这个模式中敌人的数量和整个游戏的难度都有提高,正是这个模式让游戏的可玩性得到相当大的提升,也为将来的百分比完成度设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当时GB游戏普遍质量不算高的情况下,星之卡比脱颖而出,取得了成功,从此成为任天堂新一代明星。
1993年,在第一作的成功之后,任天堂本社也对星之卡比多加关注,宫本茂等人也参与了续作的制作。出人意料的是,卡比的续作选在了当时基本退役的FC平台。在强强联手的情况下,星之卡比—梦之泉物语仍然取得了成功。多年后GBA上的重新制作版轻松卖了几十万份,当年这作的成功可见一斑。梦之泉物语可以说给卡比系列定了型----吞食敌人取得相应的能力,这个设定也沿用至今。游戏中一共20多种能力,各种能力都各具特色,由于游戏简单,所以根本不需要去考虑能力的平衡性,能力本身的表现力反而成了主题。控制卡比吸收敌人获得可爱的能力,然后会心一笑,这就是游戏的真谛。新人物如著名的暗黑骑士等人也悉数登场。
游戏仍然只有一个结局,但是强化了完成度要素,增加了百分比完成度设定,部分采用了自由关卡式设计,这点向Mario学习了不少。要取得100%完成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发现隐藏关卡也成为游戏的新乐趣。完成游戏后追加3个小游戏,基本上都是考玩家的反应能力,这也成为了卡比系列的特色。完成100%后追加extra mode,难度增加了不少。
由于是FC晚期作品,所以游戏画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比一些早期的SFC游戏都要强。当然,这也没什么好炫耀的。但是要指出的是,在这作中,卡比第一次有了颜色,粉红的小球取得了广大玩家的欢迎。
星之卡比—梦之泉物语成功后,HAL研究所兵分两路,桜井政博在SFC上开发续作,而原来的地图设计Shinichi Shimomura(下村 新一,日文名不确定,暂称为下村)继续在GB上策划开发星之卡比2。脱离了桜井政博的制作,下村必然想为卡比新作带来新要素。1995年,全新的星之卡比2诞生了。本作的卖点是伙伴系统,利用不同的伙伴和能力组合取得不同的效果。而能力数量减少至7种,一共3个伙伴--鱼,仓鼠和猫头鹰,总共有21种组合。游戏取消了隐藏关卡的设定,而改成了收集彩虹碎片。这样的收集系统在很多游戏中都有应用,可以说是新意不足。但是由于需要伙伴和能力的帮助才能取得某些碎片,所以整个游戏还是乐趣十足。Bad Ending和Good Ending首次出现。没有收集完所有的彩虹碎片的话只能进入Bad Ending,这也是下村氏的星之卡比一贯的设定。
游戏向可爱性发展,画面风格也更加柔和,并不象梦之泉那样大红大绿地运用色彩。本作不得不失地将星之卡比系列进行下去。
另一路兵马由桜井政博率领在SFC上开发全新的卡比新作----卡比大明星(1996年)。这作在继承梦之泉的基础上充满了新意,轻松取得了百万销量。卡比大明星由若干小游戏组成,其中的迷宫大寻宝(在迷宫中利用各种能力来取得尽可能多的宝箱),银河大战(搜寻到能力后,自由选择能力),赛跑等小游戏尽显桜井政博的创意。在以后的任天堂明星大乱斗和星之卡比—镜之大迷宫中,这些创意都有所体现。
游戏令人兴奋的要素远远不止如此,在梦之泉的基础上,卡比大明星增加了数种爽快的能力,例如拳术、剑技、忍术等,格斗游戏中的种种设定也在游戏中得到运用。这些技能不但没有不伦不类,而且使卡比系列达到新的高度。粉红小球带来的爽快感超乎想象,更多的男性玩家也被吸引进了卡比的世界。
另一个新要素便是2人游戏,这个特点其实是控制敌人的衍生。游戏中卡比把敌人吸入后除了吐出和吞下外还有另一种选择,即使敌人变成伙伴,当然同一时间最多只有一个伙伴。这个设定在单人游戏中并没太大的用途,可以说相当鸡肋。但是使用2P手柄是可以控制这个伙伴的!2人游戏体现了任天堂对游戏的定位,从此卡比便成为gg和mm共同娱乐的最佳游戏。
本作要达成100%相当困难,因为小游戏众多,并且只有部分显示本身的完成度。好在并不需要完成100%也基本能体会到游戏的全部,Boss Rush Mode也在完成了剧情游戏后便能取得。游戏共有7个结局,每个小游戏都会有各自的结局,非常丰富多彩。
本作的画面可能因为动作要素的需要,色彩更丰富,对比更强,可能缺点就是卡比没那么可爱了,反而给人以酷酷的感觉(尤其是一闪的小游戏)。
很可惜的是,在本作之后,桜井政博再也没有亲自主持策划过正统卡比的新作,星之卡比系列也逐渐显出颓势。
1998年,星之卡比3再一次出现在基本退役的主机SFC上,这部作品仍然由下村氏策划制作,可以说是星之卡比2的加强版。画面还是要提一下,完全体现了下村式的风格----温暖可爱,基本都是柔和的暖色调,看上去非常舒服。虽然是16位机上的作品,但是在今天看来也很养眼。卡比的外观有少许改变,变得更胖了,本来是个球,现在更胖的结果就是下半部的肉堆了起来,尤其是在空中下落之时,非常的可爱。游戏中其它可爱有趣的地方也很多,尤其是各关的片头。
系统和2代基本一样,只是技能增加为8种,伙伴增加为6种,总共48种组合。48种组合处处体现出了制作人的用心,单是把48种组合看过来相信就能喜欢上这个游戏了。这次游戏的完成度完全由各个关卡中的任务决定。每个任务完全没有文字提示,所以非常有挑战性,有不少任务要求对技能和伙伴的组合非常熟悉,只有利用特定的组合才能完成。星之卡比3的任务模式有利有弊,如果掌握技巧的话非常有投入感和有趣,但是缺点就是可能大部分玩家不适应,根本不知道在玩什么。和星之卡比2一样完成全部任务才能见到真·最终Boss,达成Good Ending。
仍旧可以2人同时游戏,同伴是深蓝的一个球,和大明星相比,可以自己吸取能力了,但是伙伴仍然只能同时拥有一个。
星之卡比3总体来说是一个相当好的游戏,但是在销量上并不算如意,最大的原因就是发售的时机与主机的选择了。
在N64主机时代,桜井政博仍然没有继续开发卡比系列,而把卡比带入了任天堂明星大乱斗,这是题外话了。2000年,星之卡比64隆重登场!仍旧是下村氏总策划,这次在销量上相当如意,这也是N64上唯一以卡比为主角的一作。卡比第一次以3D形象与广大玩家见面,而操作方式仍旧是全2D的,这种表现方式后来在其它游戏中也有广泛应用。卡比的3D化非常成功,在操作上也很舒服,丝毫没有3D带来的副作用。
这次的完成度系统回归到了星之卡比2,收集水晶。取消了伙伴设计,也不能多人游戏,唯一的亮点就是2种能力的合成。多种多样的合成效果仍然是卖点,比如类似于星球大战中的那把光剑,一定引起不少玩家共鸣。
这作客观看来没有什么新意,但是可能由于是第一次3D化,所有还是受到了广泛的欢迎,并且可以看出,卡比的人气仍然很高。
需要提一下的是,本作的小游戏非常有游戏性,并且可以4人一起玩,比起其它几作千篇一律地考反应要好玩不少,可能是向Mario Party学的吧[笑]。
正统星之卡比系列迟迟没有在NGC上发表新作,只是出了个卡比滑板。卡比的舞台转到了GBA上。2002年,当年FC梦之泉物语的重新制作版推出了。这个重新制作版可以说是下足了功夫,首先在画面上达到了GBA最高的水准。在画面表现细节上也有不少强化,卡比得到不同能力后将会戴不同的帽子来显示;各个Boss的体积都变大,更有魄力。在100%完成Extra Mode后可以使用暗黑骑士,非常的爽快。增加了多人联机游戏。音乐全部重新混音。从以上改变可以看出制作组的用心程度。
第一次出现多种颜色的卡比。
由于游戏本身仅仅是FC版,所以对这个重新制作版本也无须多做评价。
2004年,最新的星之卡比—镜之大迷宫发售了。这次完全交给了Flagship小组来制作,而桜井政博是高级顾问。游戏中也能看出桜井政博风格的回归。技能上基本上和卡比超级大明星保持一致,爽快感回来了!而关卡上完全放弃了关卡制,改为和银河战士差不多的Area地图制,完成度主要是要探全地图(可能这点和完成度无关)和找到宝箱(和主题---镜之大迷宫相符)。可能不少玩家很不适应这个地图系统,在迷宫里转得晕头转向,但是一旦投入进去便不能自拔。地图上宝箱未取得的格子和一般格子有所区别的设定非常人性化,不过可能说明得不够清晰,所以关于这点,不少玩家不清楚,导致极难完成100%完成度。多人游戏得到大大强化,4个卡比不需要在同屏进行游戏,可以各自在迷宫中探索,各自取得能力然后通过手机召唤一起合作。这也可以算得上是GBA上联机游戏的最成功之作。另外,卡比的颜色更丰富了。
这次的星之卡比虽然不是HAL本社的作品,但是仍然很好的延续了卡比的风格,算得上是成功之作。唯一遗憾的是只有一个结局,并且100%通关后除了追加传统的Boss Rush Mode外没有任何东西。
星之卡比系列除了正统的动作游戏外还有不少其它游戏,如卡比方块,卡比保龄球等,这些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中了。需要提一下的是Kirby Tilt ‘n’ Tumble,这是一个GBC上的体感游戏,利用感应器摇晃GBC来使卡比滚动跳动,可惜真正体会过此作的玩家数量实在太少,看来各类特殊周边还是形不成气候。
文章难免有疏漏之处,欢迎指出。
图是从HAL官方网站上A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