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维多利亚时代的盛宴与反思——《Steamboy》观后感
2005-05-17 09:22 | leomelloen
(版权物)
后维多利亚时代的盛宴与反思——《蒸汽男孩》(Steamboy)观后感
“这是一部基于计算器技术的数字制作的动画电影,也是我想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时值今日资讯泛滥的信息化社会,很多孩子们的梦正在连续不断地被缩短,被简单化。每天望着老师与家长忙碌又平凡的身姿,认为那就是自己的未来。我想送给孩子梦一样美好的作品,并启发他们心中的创造之梦。”
——《蒸汽男孩》监督 大友克洋
时值今年春季,去年的三大日本动画电影之一——姗姗来迟的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Steamboy)方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如你所知,网上的观众有这样的特性:他们娴熟地舞起下载软件,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观赏权,奉献出的是客观或个人化的评价。诸口一词“如此华丽当去影院共赏!”的同时,他们也严厉指出:大友克洋的新作不该是这样!可以设想,他们期待着再次创造神话的《Akira》翻版,甚至期待如同《铳梦》之SF大奖级数的作品问世,为着种种理由寄希望于以黑色幽默与对SF执著引起话题的大友监督。同时身为最冷静族群的他们也淡然看待一连串的数字:“十六年磨一剑!策划十二年,制作九年,作画张数十八万,包含四百个3D段落,制作资金二十四亿日圆,影片长达两小时。”统计数字固然体现了制作的大手笔,但也是供炒作的资材。归根结底,观众相信的还是自己能不能在影片里停止自己不安分的脑细胞活动,获得两小时的视觉震撼和剧情冲击。他们据此判断影片在心中的地位——商业炒作是浮躁的,但制作必须务实。
从个人感觉看来,观影这两小时里谈不上什么收获,却相当充实。画面上,参与制作方有著名的ProductionI.G(《攻壳》系列的制作方)与高达本家Sunrise。影片色调不甚鲜艳,可说绝对华丽。凭借数字手段,从手工一张一张描绘建筑及场景细节的《Akira》时代的繁杂劳动相对解脱出来,由数字效果制作的伦敦城蒸汽凝结与主控室的透镜效果让人叹为观止。世界观方面,则援引如《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般的充满想象力的蒸汽朋克(Steam Punk)。风格,是驾轻就熟的类好莱坞动作模式,使受众理解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制作方的九年时间浓缩给观众两个小时,几乎任何片段都可以看到诚意——画面完美无可挑剔,而内涵——说到这里就让人不禁想起曾经的《大炮之街》、《最臭兵器》和《老人Z》等知名话题作品。
大友克洋最初以漫画创作起步,先后获若干大奖,其间在一九八三年凭《铳梦》得到“第四届日本SF大奖”更开漫画家获科幻奖之先河。评论方面赞誉他“一向以强烈的视觉风格、壮阔的科幻场景、善于讽刺幽默、激烈的情节起伏和速度感见长。”无疑《蒸汽男孩》继承了其中的大部分,但我们基本看不到情节跌荡起伏与讽刺幽默——故事以在资本家资助下研究的斯蒂姆家族祖孙三代的理念冲突为矛盾核心。一座巨大蒸汽城堡的启动与覆灭,乃是主角父亲艾迪向整个世界炫耀科学的无尽力量的工伤下剩余人生的唯一目的,主角祖父罗伊德则倾向于把蒸汽城制作为游乐场。而天才年少的主角雷被科学应用前景的困扰与自我解放是全片的主题,女主角财团小姐斯嘉丽是剧中的一抹亮色。总言而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科学史上的经典理念纷争:划时代的科学技术必经军用、商用再转向民用,打破这一落差顺序将会带来灾难。这是情节上的返朴归真。在蒸汽城启动旋转木马的桥段里,我们可以发现它与《机器人狂欢节》的照应:回想后者马戏团与武器结合的段落,这俨然揭示了军火商投资的蒸汽城必然成为武器的命运。
另一方面,讽刺元素的消失令人委实怀念《大炮之街》,这部带有十九世纪末法国时事讽刺画家Dumiere的风格,用二十五分钟的单一写实镜头对现实中军国主义统治下的人民的生活进行了艺术的夸张,尖锐讽刺了军国主义;而类似的讽刺作品《最臭兵器》则通过上班族的夸张奇遇对社会现象进行了嘲讽。为什么这些不难挤入经典之列的作品风格没有沿用?曾经设想过一些可能性,结论是在经历漫长的策划与岁月的洗练下,大友克洋自觉抛弃了动画爱好者“对现实不满”并反复强调这点的通病。当年谈及影响世界级大作《Akira》,大友克洋谈及了一件深刻影响自己的事件:学校赛跑道上竞速的孩子后面,尾随着数个手持相机的家长,于是操场上杂乱无章,大友克洋为日本人的公德心感到耻辱——“无意识的破坏公德比有意识进行还要糟糕。”他想,于是借《Akira》里都市暴走族金田与铁雄二位主角侧面表达了这一想法。如果说《Akira》走向世界是给了时值今日的观众眼光看判断仍是出色的大制作推波助澜无意为之,那么《蒸汽男孩》首先在题材选择和思想性上首先是以走向世界为目标的。它不是为一句“动画原来可以做成这样”和对一片废墟喃喃自语“真美”而存在。蒸汽朋克的题材,在起创阶段没有谁能保证顺应跨越十余年的未来观众的喜好,唯有人类共性不变使然。
所谓的蒸汽朋克,来源自赛博朋克(Cyberpunk)的代表人物威廉•福特•吉勃逊(William Ford Gibson)在一九九一年曾和另一名赛博朋克大师布鲁斯•史得灵(Bruce Sterling)合写过一本关于平行历史的科幻小说《差分机》(The Difference Engine)。根植于一个看似荒诞的简单假设:“后维多利亚时期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计算机存在”。选择蒸汽朋克世界观,意味着主线由混沌走向守序,抛弃惊世骇俗,选择了站在平行世界高声呼唤科学探求心的振聋发聩觉醒力量。在现实里影片的“万国博览会”奥斯卡奖角逐中,仿佛能够体会到片中主角雷的父亲艾迪振臂高呼“让世界看到科学的力量”言论的双重意味。自从宫崎骏《千与千寻》问鼎奥斯卡以来,“动画也可表现人文主题”成为一时之话题,而这句“让世界看到”要早于它存在,现在被挖了出来,已不再新鲜,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也可以这样想,九年是这样或类似的概念:从丢沙包的无邪孩童到毫不犹豫丢开政治课本奔向热气腾腾绿荫场的少年;从珍爱三寸软盘的时代到DVD刻录的普及;从少年恋人的一见钟情到爱情长跑过后牧师面前成熟自信的笑容;从一个到处诉说理想的狂热者到成为国家机器的渺小齿轮,等等等等。从时间跨度的感性认识回到我们的话题:动画制作几乎跨越了整整一个年代,影片充分表现了现年四十八岁的大友克洋监督多少与狂放不羁的风格脱离开来。基本没有《Perfect Blue》中“摄人真实”,也在力图摆脱《Akira》中的“强烈的毁灭意识”——主角挽救崩坏的蒸汽城于市中心的片段,几乎可以认为是名监督对曾经执著于“刻画毁灭后的荒凉”的扪心自问。
站在试图理解他人的角度上反思,我们是否曾把过量过于夸张的头衔冠在名监督——过去的名漫画家大友克洋头上呢?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些冠冕进而导致我们先入为主,令自己也迷失在光环上,也无法把握监督思想成长的走向呢?似乎那个总想籍着讽刺黑色幽默一把的监督才叫真正的大友克洋,而那个选择“战争催生科技进步,新式科技被战争优先利用”老生常谈的大友克洋就叫我们觉得很平凡,就认为他失去了自己风格。然而换一个角度来试想:在一个商业风潮横行的社会,依靠牵引大多数人的品位走向创作出新瓶新酒的实力起家,成名后已然可以有理由更有权利写什么就让读者看什么的作者,在“已故大师的继承者”的耀眼花冠下反而屏弃个人喜好去策划非小众的世界性作品,是否仅仅是为摆脱“重复创作”之嫌呢?只有一个解释,大友监督为此融入了自己蓄积多年的愿望和情感,仅仅是诚意与态度就足以令观众感动。
也谈动画业界的现状——不可一概而论说通病,还是说现状好了:拍给爱好者看的多,给一般观众看的少。倘若你是一位电影导演,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会投入多少诚意使观众完全投入自己构架或重新构架的世界?虽然被人谈论过很多,这里还是要拿04年的三部大作来做片面的比较,希望能够比较直观一些:显然,《Innocence》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一般观众,这些观众是冲着《攻壳》或《The Matrix》的名气并且有受强制性的世界观灌输的准备,但是因为未看TV剧集、原著漫画等起点过高的缘故,根本无法了解通过电子木偶人形回到巴克身旁的素子是谁,他们二人似为旧识却又不交代所以无法搞清楚是个什么来龙去脉,面对繁星样多的很有韵味的掉书袋也会濒临崩溃。(虽然这些话结合剧情可能理解起来不太难);另说《豪尔的移动城》(Howl’s moving castle)由于为英国作家原著之删节改编,观众带着轻松气氛去看,结果看出不少疑窦——只好看书,虽然有可能与德川书店联合售译本的商业计划,但作为商业片它是不完整的。事实上,现在《蒸汽男孩》的PS2版游戏已经提上日程,作为观众估计宁可去完整欣赏一部电影,再去参与游戏的原创部分;而不是看完电影不懂从周边里找答案。Otaku精神、考据狂精神和使观众进一步的过度延伸可能并不适用于广泛的娱乐片市场,虽然有各种人都可从中获得乐趣的类《The Matrix》之物存在,但也是极少数了。正如网络里一位仁兄所言:“年轻时我们爱讲爱做,年长后变得埋头做事不再想讲;许多年轻时不屑做和做了也不屑讲的事,开始觉得有讲的必要了。”大友克洋自然不会把自己想作永不长大的小飞侠彼得•潘,更加成熟的他开始为讲述作为共性的一类东西而努力,燃烧自己热情进行着激发着孩子们的热情的工作。到今天,《蒸汽男孩》叫座不叫好、题材平庸缺乏内涵的评价似乎已是定论,我们得不到理由过度追捧这部动画,反而能平静的接受,不会深陷在愈来愈泛滥且低标准的“神作”呼声中迷失眼光——也不会忘记用十余年来完成一部作品的大友克洋,诚挚地等待他下一部作品能够在创造世界性SF作品、保持一贯态度的同时,获得如《Akira》黄金时代一般绚烂的辉煌。从企划到完成,长达十六年的光阴对一个人的短暂人生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每个人都是凡人,我们每一个人年少时的小梦想和小主张多在成长或其他诸种原因下转瞬而逝,拾无可拾。而在从业者的监督们看来,这些梦则值得耗费人生的相当长时段来重塑并展现给世界上更多的人,我在此为之致以最高的敬意。
-
伝言板の子民よ、あなた達さの幸福のために
全心全力を図る!!
后维多利亚时代的盛宴与反思——《蒸汽男孩》(Steamboy)观后感
“这是一部基于计算器技术的数字制作的动画电影,也是我想献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在时值今日资讯泛滥的信息化社会,很多孩子们的梦正在连续不断地被缩短,被简单化。每天望着老师与家长忙碌又平凡的身姿,认为那就是自己的未来。我想送给孩子梦一样美好的作品,并启发他们心中的创造之梦。”
——《蒸汽男孩》监督 大友克洋
时值今年春季,去年的三大日本动画电影之一——姗姗来迟的大友克洋的《蒸汽男孩》(Steamboy)方开始在网络上传播——如你所知,网上的观众有这样的特性:他们娴熟地舞起下载软件,地以最小的代价获得观赏权,奉献出的是客观或个人化的评价。诸口一词“如此华丽当去影院共赏!”的同时,他们也严厉指出:大友克洋的新作不该是这样!可以设想,他们期待着再次创造神话的《Akira》翻版,甚至期待如同《铳梦》之SF大奖级数的作品问世,为着种种理由寄希望于以黑色幽默与对SF执著引起话题的大友监督。同时身为最冷静族群的他们也淡然看待一连串的数字:“十六年磨一剑!策划十二年,制作九年,作画张数十八万,包含四百个3D段落,制作资金二十四亿日圆,影片长达两小时。”统计数字固然体现了制作的大手笔,但也是供炒作的资材。归根结底,观众相信的还是自己能不能在影片里停止自己不安分的脑细胞活动,获得两小时的视觉震撼和剧情冲击。他们据此判断影片在心中的地位——商业炒作是浮躁的,但制作必须务实。
从个人感觉看来,观影这两小时里谈不上什么收获,却相当充实。画面上,参与制作方有著名的ProductionI.G(《攻壳》系列的制作方)与高达本家Sunrise。影片色调不甚鲜艳,可说绝对华丽。凭借数字手段,从手工一张一张描绘建筑及场景细节的《Akira》时代的繁杂劳动相对解脱出来,由数字效果制作的伦敦城蒸汽凝结与主控室的透镜效果让人叹为观止。世界观方面,则援引如《天空上尉与明日世界》般的充满想象力的蒸汽朋克(Steam Punk)。风格,是驾轻就熟的类好莱坞动作模式,使受众理解的门槛进一步降低。制作方的九年时间浓缩给观众两个小时,几乎任何片段都可以看到诚意——画面完美无可挑剔,而内涵——说到这里就让人不禁想起曾经的《大炮之街》、《最臭兵器》和《老人Z》等知名话题作品。
大友克洋最初以漫画创作起步,先后获若干大奖,其间在一九八三年凭《铳梦》得到“第四届日本SF大奖”更开漫画家获科幻奖之先河。评论方面赞誉他“一向以强烈的视觉风格、壮阔的科幻场景、善于讽刺幽默、激烈的情节起伏和速度感见长。”无疑《蒸汽男孩》继承了其中的大部分,但我们基本看不到情节跌荡起伏与讽刺幽默——故事以在资本家资助下研究的斯蒂姆家族祖孙三代的理念冲突为矛盾核心。一座巨大蒸汽城堡的启动与覆灭,乃是主角父亲艾迪向整个世界炫耀科学的无尽力量的工伤下剩余人生的唯一目的,主角祖父罗伊德则倾向于把蒸汽城制作为游乐场。而天才年少的主角雷被科学应用前景的困扰与自我解放是全片的主题,女主角财团小姐斯嘉丽是剧中的一抹亮色。总言而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科学史上的经典理念纷争:划时代的科学技术必经军用、商用再转向民用,打破这一落差顺序将会带来灾难。这是情节上的返朴归真。在蒸汽城启动旋转木马的桥段里,我们可以发现它与《机器人狂欢节》的照应:回想后者马戏团与武器结合的段落,这俨然揭示了军火商投资的蒸汽城必然成为武器的命运。
另一方面,讽刺元素的消失令人委实怀念《大炮之街》,这部带有十九世纪末法国时事讽刺画家Dumiere的风格,用二十五分钟的单一写实镜头对现实中军国主义统治下的人民的生活进行了艺术的夸张,尖锐讽刺了军国主义;而类似的讽刺作品《最臭兵器》则通过上班族的夸张奇遇对社会现象进行了嘲讽。为什么这些不难挤入经典之列的作品风格没有沿用?曾经设想过一些可能性,结论是在经历漫长的策划与岁月的洗练下,大友克洋自觉抛弃了动画爱好者“对现实不满”并反复强调这点的通病。当年谈及影响世界级大作《Akira》,大友克洋谈及了一件深刻影响自己的事件:学校赛跑道上竞速的孩子后面,尾随着数个手持相机的家长,于是操场上杂乱无章,大友克洋为日本人的公德心感到耻辱——“无意识的破坏公德比有意识进行还要糟糕。”他想,于是借《Akira》里都市暴走族金田与铁雄二位主角侧面表达了这一想法。如果说《Akira》走向世界是给了时值今日的观众眼光看判断仍是出色的大制作推波助澜无意为之,那么《蒸汽男孩》首先在题材选择和思想性上首先是以走向世界为目标的。它不是为一句“动画原来可以做成这样”和对一片废墟喃喃自语“真美”而存在。蒸汽朋克的题材,在起创阶段没有谁能保证顺应跨越十余年的未来观众的喜好,唯有人类共性不变使然。
所谓的蒸汽朋克,来源自赛博朋克(Cyberpunk)的代表人物威廉•福特•吉勃逊(William Ford Gibson)在一九九一年曾和另一名赛博朋克大师布鲁斯•史得灵(Bruce Sterling)合写过一本关于平行历史的科幻小说《差分机》(The Difference Engine)。根植于一个看似荒诞的简单假设:“后维多利亚时期以蒸汽为动力的机械计算机存在”。选择蒸汽朋克世界观,意味着主线由混沌走向守序,抛弃惊世骇俗,选择了站在平行世界高声呼唤科学探求心的振聋发聩觉醒力量。在现实里影片的“万国博览会”奥斯卡奖角逐中,仿佛能够体会到片中主角雷的父亲艾迪振臂高呼“让世界看到科学的力量”言论的双重意味。自从宫崎骏《千与千寻》问鼎奥斯卡以来,“动画也可表现人文主题”成为一时之话题,而这句“让世界看到”要早于它存在,现在被挖了出来,已不再新鲜,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也可以这样想,九年是这样或类似的概念:从丢沙包的无邪孩童到毫不犹豫丢开政治课本奔向热气腾腾绿荫场的少年;从珍爱三寸软盘的时代到DVD刻录的普及;从少年恋人的一见钟情到爱情长跑过后牧师面前成熟自信的笑容;从一个到处诉说理想的狂热者到成为国家机器的渺小齿轮,等等等等。从时间跨度的感性认识回到我们的话题:动画制作几乎跨越了整整一个年代,影片充分表现了现年四十八岁的大友克洋监督多少与狂放不羁的风格脱离开来。基本没有《Perfect Blue》中“摄人真实”,也在力图摆脱《Akira》中的“强烈的毁灭意识”——主角挽救崩坏的蒸汽城于市中心的片段,几乎可以认为是名监督对曾经执著于“刻画毁灭后的荒凉”的扪心自问。
站在试图理解他人的角度上反思,我们是否曾把过量过于夸张的头衔冠在名监督——过去的名漫画家大友克洋头上呢?树欲静而风不止,这些冠冕进而导致我们先入为主,令自己也迷失在光环上,也无法把握监督思想成长的走向呢?似乎那个总想籍着讽刺黑色幽默一把的监督才叫真正的大友克洋,而那个选择“战争催生科技进步,新式科技被战争优先利用”老生常谈的大友克洋就叫我们觉得很平凡,就认为他失去了自己风格。然而换一个角度来试想:在一个商业风潮横行的社会,依靠牵引大多数人的品位走向创作出新瓶新酒的实力起家,成名后已然可以有理由更有权利写什么就让读者看什么的作者,在“已故大师的继承者”的耀眼花冠下反而屏弃个人喜好去策划非小众的世界性作品,是否仅仅是为摆脱“重复创作”之嫌呢?只有一个解释,大友监督为此融入了自己蓄积多年的愿望和情感,仅仅是诚意与态度就足以令观众感动。
也谈动画业界的现状——不可一概而论说通病,还是说现状好了:拍给爱好者看的多,给一般观众看的少。倘若你是一位电影导演,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会投入多少诚意使观众完全投入自己构架或重新构架的世界?虽然被人谈论过很多,这里还是要拿04年的三部大作来做片面的比较,希望能够比较直观一些:显然,《Innocence》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一般观众,这些观众是冲着《攻壳》或《The Matrix》的名气并且有受强制性的世界观灌输的准备,但是因为未看TV剧集、原著漫画等起点过高的缘故,根本无法了解通过电子木偶人形回到巴克身旁的素子是谁,他们二人似为旧识却又不交代所以无法搞清楚是个什么来龙去脉,面对繁星样多的很有韵味的掉书袋也会濒临崩溃。(虽然这些话结合剧情可能理解起来不太难);另说《豪尔的移动城》(Howl’s moving castle)由于为英国作家原著之删节改编,观众带着轻松气氛去看,结果看出不少疑窦——只好看书,虽然有可能与德川书店联合售译本的商业计划,但作为商业片它是不完整的。事实上,现在《蒸汽男孩》的PS2版游戏已经提上日程,作为观众估计宁可去完整欣赏一部电影,再去参与游戏的原创部分;而不是看完电影不懂从周边里找答案。Otaku精神、考据狂精神和使观众进一步的过度延伸可能并不适用于广泛的娱乐片市场,虽然有各种人都可从中获得乐趣的类《The Matrix》之物存在,但也是极少数了。正如网络里一位仁兄所言:“年轻时我们爱讲爱做,年长后变得埋头做事不再想讲;许多年轻时不屑做和做了也不屑讲的事,开始觉得有讲的必要了。”大友克洋自然不会把自己想作永不长大的小飞侠彼得•潘,更加成熟的他开始为讲述作为共性的一类东西而努力,燃烧自己热情进行着激发着孩子们的热情的工作。到今天,《蒸汽男孩》叫座不叫好、题材平庸缺乏内涵的评价似乎已是定论,我们得不到理由过度追捧这部动画,反而能平静的接受,不会深陷在愈来愈泛滥且低标准的“神作”呼声中迷失眼光——也不会忘记用十余年来完成一部作品的大友克洋,诚挚地等待他下一部作品能够在创造世界性SF作品、保持一贯态度的同时,获得如《Akira》黄金时代一般绚烂的辉煌。从企划到完成,长达十六年的光阴对一个人的短暂人生来说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每个人都是凡人,我们每一个人年少时的小梦想和小主张多在成长或其他诸种原因下转瞬而逝,拾无可拾。而在从业者的监督们看来,这些梦则值得耗费人生的相当长时段来重塑并展现给世界上更多的人,我在此为之致以最高的敬意。
-
伝言板の子民よ、あなた達さの幸福のために
全心全力を図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