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我们的敌人?

2001-10-10 19:24 | 搜寻者

阴沉灰暗的城市里终日弥漫着白色的雾和蒸汽;家家户户的屋顶上都建筑着大小不一的炮台;每个人的眼圈都被炮火的硝烟熏成乌黑;男人的工作是操作炮台和射击;女人们整日在生产线上生产炮弹;孩子们只学习如何打炮,他们的理想就是成为炮兵司令,亲自发射十七号炮台那门红色炮身的巨炮……这就是大友克洋《回忆三部曲》中的《大炮之街》所架构的世界。
《回忆三部曲》中的另两部:《她的回忆》充满了扣人心弦的悬念,咏叹着的华丽乐章“蝴蝶夫人”和变幻莫测的场景令人从内心深处感到毛骨悚然;《最臭兵器》则倾注着荒诞绝顶的黑色幽默,戏谑着穷兵黩武的人类和这个被污染的世界。这两部作品已经被不少朋友奉为“如果不看则毕生遗憾”的经典之作。如果《她的回忆》和《最臭兵器》能够用“相当有趣、充满智慧”来评价的话,乍看之下,《大炮这街》似乎只能用“沉闷无聊”来形容了。不过,如果以在下的观点来看,《大炮之街》最能反映现代人的心理状态。
《大炮之街》描写了这座城市中一个家庭一天的生活。父亲是十七号炮台的炮弹装运工人,母亲是炮弹生产车间流水线上的装配人员,儿子是一名小学生。当一家人从睡梦中被闹钟的铃声惊醒时,新的一天开始了。在华丽但显得有些滑稽的背景音乐中,一个个长镜头不厌其烦地详细描述着炮弹的运送、装填、发射等一系列过程;一个个长镜头不厌其烦地讲解着炮弹的射击精度同重力、风速、弹道、射角等种种影响因素的关系……看得人迷惑不解、茫无头绪直到昏昏欲睡。但是——为什么要打炮?敌人是谁?敌人在哪里?这些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回答。儿子不明白,母亲不明白,就连终日在炮台上劳作的父亲也不明白。城市外围那贫瘠荒芜的土地上散落着斑斑驳驳、大小不一的弹坑;终日弥漫的硝烟损坏了人们的双眼。但却没有任何人明白战斗的原因和意义。
虽然看不见敌人,但我们相信敌人是存在的。因此只要持续不断地炮击,敌人就永远不能攻击过来,我们就能安安全全地生活在钢筋水泥铸就的城市里,直到永远——这就是居住在“大炮之街”中的所有居民的想法吧?因此虽然整座城市终日处在战争的状态中,但每个人的神态都很安详,没有任何惊恐和焦虑的神色。在炮击暂停的间歇,男人脱去战斗帽,揉着乌黑的眼圈和憋成红色的鼻头,默默地啃着手中的三明治;女人们聚在一起嘻嘻哈哈地说着家长里短的闲话;孩子们吱吱喳喳地打闹着,不肯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吃完自己的那份便当;电视机里通报着炮击的战况,也播映那部人们早已看厌的肥皂剧《大炮之家》……一切都很平静。在我们所居住的现实世界,当上班族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学生仔做完了一天的功课时,这世间的一切也同样由喧嚣归于平静——但是,这种平静是真实的吗?我突然觉得,我们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人,其实也都过着和《大炮之街》中的居民们同样的生活——表面安详但却终日处在惊恐之中的生活。
人之所以会惊恐,是因为“惧怕失去某种东西”的念头在心中徘徊不去而造成了不安。《大炮之街》中的居民是惧怕“外敌入侵会让自己失去生命”;而生存于现实世界中的人,却有更多使他们感到不安的事情。怕失业、怕天降大祸、怕得重病、怕被人背叛……其实,归根结底只怕两件事:怕死、更怕穷。正如《大炮之街》中的居民由于不安而武装起来保护自己从而获得表面的安详一般,人们也由于“怕死、更怕穷”的不安而从外表到心理为自己加上了层层的武装,使自己能够得到足以自慰的安详。穿名牌服装、上名酒楼、开名车、住洋楼……让自己从外表上显得与众不同、身价高昂;勾心斗角、尔虞我诈、自欺欺人、互相倾轧,以贬低别人为乐,把身份不同的人按照自己的标准分为三六九等,然后从心理上得出“自己高别人一筹”的结论。
惊恐导致敌对,不安造成虚伪。正是由于这种虚伪的安详才使人们时时处于惊恐之中。“我们的敌人是谁?”儿子这样问父亲,“这个……等你长大就知道了。”父亲如是回答。《大炮之街》中这段简短的父子对话似乎揭示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一问题的答案——敌人根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只要心中存在不安,敌人就永远存在。也许年幼的儿子还体验不到已是成人的父亲的那种惶惶不可终日的危机感,就像当初年幼的我们无法想象为什么父亲总是忙忙碌碌一样。
《大炮之街》中的红色主炮仍在威风凛凛、气势逼人地轰鸣,发射出的巨大炮弹想必也威力惊人吧?但是,他所轰击的敌人是谁呢?在现实生活中时刻感到危机四伏、惊恐不安地生活着的我们,所面对的敌人又是谁呢?
——谁是我们的敌人?
——就是在这个充满不安的人类社会中患得患失的我们自己!

-
Kindness in your eyes , i guess you heard me cry , you smile at me , like jesus to a chi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