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雾浮尘天气
2003-03-03 00:13 | celes
迷雾浮尘天气
春天到了。这个城市前几天开始潮湿起来,空气中到处迷漫雾气。
那些本是水的小液滴,让人在呼吸的时候感到快要窒息。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二十几天前去参加新概念作文颁奖大赛时候的情景。有一个长我好几岁的人问了我的年龄,然后嘴角扯出一条向上的线条,笑了笑,说:“十四岁,可不要写太阴霾的文字哦。”
当时觉得像是一种讽刺。现在回想,却觉得像是一种对像我这种祖国花朵未来的预见和关心。
每当有迷雾天气的时候,我总觉得整个人像是生活在一种虚幻中。所见本来就有限,还带着朦胧的覆盖;所闻本来就不可靠,还要透过水气的传播,根本无从考证真伪。
有人说什么“朦胧美”,我不敢苟同。这个世界的太多太多的交流方式已让我们生活在朦胧中,每天被各路事物冲击大脑,已分不清虚幻与现实之间的中止点。根本不需要再添盐加醋用模糊的意识和不直白的语言增添什么。
最近的新闻越来越骇人。到处不是爆炸便是战争宣言。还有这里的翻船,那里的交通事故。每天死伤数光是有统计的都有数千人。无从统计无人晓的怕是更多。有知名的,无名的。无名的那些是谁?什么时候又会轮到自己?
杂乱的消息让人对现实开始怀疑。模糊不清。
David Tao 的[黑色柳丁]在2002年末的时候揽括了好多大奖,这算是对这张专辑的认同。但为何我却没有发现有人真正懂其中想要表达的蕴意,其实只是简单的四字“爱与和平”。就算有人懂,他或她又做到了吗?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我想问。但怕是无人应答。也无人能答。
听新闻报道说,中国某地区出现了03年首次浮尘天气。
我突然在想,浮尘天气到底是怎样,应会比迷雾更糟糕。人与人之间不止是透过迷漫的水气互相传达信息,会是更坚硬的沙砾之类,它们还具有隔音功效,更有“朦胧美”。而当你呼吸的时候,尘埃会跑入你的肺里,慢慢积淀,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你死亡的速度。这些都是我的想象,毫无科学根据,也无肯定成分。但我又想,如果没有愚蠢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或许不会这么糟糕。
初三了。最近上课每个老师都会在讲到一些知识点时说,
“这个你们不用再具体掌握了,我们现在要应付的是升学考,具体的考完试再学。”
“这个初中阶段不要求学,高中也不考,以后再研究。”
我觉得可笑。考完试之后学?以后再研究?那是几辈子以后的事?
谁会有那样的闲功夫。应付应试教育还来不及呢。
不久前有一位朋友跟我说,“我想逃学。”
我很疑惑,他这样一直优秀又乖巧的朋友竟然会想逃学,便问为何。
他摇摇头,“我以前是为了求知而学,把学看作乐;现在老师都拿考不考来衡量知识的重要性,根本毫无乐趣可言。我们不是为了知道而学,而是为了考试,为了考分好不好看,重点高中会否录取你而学。”
我听完后有些同情他,到现在才知道中国打着“素质教育”牌子背后“应试教育”的真相。
同时觉得真相太可笑。想要嘲讽。
父亲前几天有饭局,他把我也带去。他和几个出过国的朋友大谈外国和中国的教育制度。说相比之下,中国的如何如何摧残孩童。我只是默默地听,在心底开始嘲笑这些大人们。他们也只能口头上说说,在朋友圈子中侃侃而谈,对残酷现实延续的改变并无任何建设性的帮助。我终于按捺不住,嘀咕了一句,“中国就是这样,怪只怪中国人太多,想要出人投地,出类拔萃就只能在应试教育里面脱颖而出。”餐厅里人们祝酒的喧闹和电视娱乐节目的嘈杂掩盖住了我的声音。
大人们仍然继续他们的话题。我却终于明白那句话只是应该说给自己听。
我又再一次想要嘲讽。却找不到对象。
我该嘲笑提倡“人多力量大”的伟大人们不成?还是那些超生游击队的成员?还是这个仍在发展中的伟大祖国?或许更应该嘲笑的是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感。
即便这样。这个星球仍会继续公转自转。一个十四岁小孩的无聊思绪丝毫不能改变什么。
一些粒子对我们来说就是浮尘。而我们对某些更为庞大的生命体来说也就是浮尘,如此简单渺小。
朋友跟我说有人在情人节向她告白还大花手笔很应节地送价值不菲的朱古力,我说我的天啊你的狗啊。
而这次是那个曾经许诺什么“爱一个人三年,等一个人三年”的他。
笑死人了。他才等了a几个月就转移到第几个目标了?若自己无法做到,就请别再胡乱许下什么诺言了。什么爱情什么等待。毫不知其真正含义的小孩居然在自顾自地高深摆弄起来。
或许真的正如霍艳在《地下铁》里所说,“十四岁的我们不懂爱情。”
或许只是我太过老成,不懂青春期青少年们的朦胧感情。欣赏不了且无法共渡他们的朦胧岁月而已。
而当我老时回过头来看,发现最可笑的是自己,竟嘲笑年轻的心。
朋友说完这条八卦便过马路回家去了,雾气又开始迷蒙起来,逐渐阻隔我的视线。
若不是每况愈下的迷雾天气,或许我的呼吸不会这么困难。
若不是自私自利的可笑人类,或许我的心情不会这么差劲。
若不是这些挤逼的狭小空间,或许我的歌声不会如此颤抖。
若不是什么都喜欢推卸责任的自己,或许本不应该如此糟糕。
我突然怀念起,夏日没有迷雾浮尘的晴朗天气。
二○○三。二。二四。2:27:31 kid.ce于万籁此都寂时。
-
春天到了。这个城市前几天开始潮湿起来,空气中到处迷漫雾气。
那些本是水的小液滴,让人在呼吸的时候感到快要窒息。
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二十几天前去参加新概念作文颁奖大赛时候的情景。有一个长我好几岁的人问了我的年龄,然后嘴角扯出一条向上的线条,笑了笑,说:“十四岁,可不要写太阴霾的文字哦。”
当时觉得像是一种讽刺。现在回想,却觉得像是一种对像我这种祖国花朵未来的预见和关心。
每当有迷雾天气的时候,我总觉得整个人像是生活在一种虚幻中。所见本来就有限,还带着朦胧的覆盖;所闻本来就不可靠,还要透过水气的传播,根本无从考证真伪。
有人说什么“朦胧美”,我不敢苟同。这个世界的太多太多的交流方式已让我们生活在朦胧中,每天被各路事物冲击大脑,已分不清虚幻与现实之间的中止点。根本不需要再添盐加醋用模糊的意识和不直白的语言增添什么。
最近的新闻越来越骇人。到处不是爆炸便是战争宣言。还有这里的翻船,那里的交通事故。每天死伤数光是有统计的都有数千人。无从统计无人晓的怕是更多。有知名的,无名的。无名的那些是谁?什么时候又会轮到自己?
杂乱的消息让人对现实开始怀疑。模糊不清。
David Tao 的[黑色柳丁]在2002年末的时候揽括了好多大奖,这算是对这张专辑的认同。但为何我却没有发现有人真正懂其中想要表达的蕴意,其实只是简单的四字“爱与和平”。就算有人懂,他或她又做到了吗?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我想问。但怕是无人应答。也无人能答。
听新闻报道说,中国某地区出现了03年首次浮尘天气。
我突然在想,浮尘天气到底是怎样,应会比迷雾更糟糕。人与人之间不止是透过迷漫的水气互相传达信息,会是更坚硬的沙砾之类,它们还具有隔音功效,更有“朦胧美”。而当你呼吸的时候,尘埃会跑入你的肺里,慢慢积淀,在不知不觉中加快你死亡的速度。这些都是我的想象,毫无科学根据,也无肯定成分。但我又想,如果没有愚蠢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或许不会这么糟糕。
初三了。最近上课每个老师都会在讲到一些知识点时说,
“这个你们不用再具体掌握了,我们现在要应付的是升学考,具体的考完试再学。”
“这个初中阶段不要求学,高中也不考,以后再研究。”
我觉得可笑。考完试之后学?以后再研究?那是几辈子以后的事?
谁会有那样的闲功夫。应付应试教育还来不及呢。
不久前有一位朋友跟我说,“我想逃学。”
我很疑惑,他这样一直优秀又乖巧的朋友竟然会想逃学,便问为何。
他摇摇头,“我以前是为了求知而学,把学看作乐;现在老师都拿考不考来衡量知识的重要性,根本毫无乐趣可言。我们不是为了知道而学,而是为了考试,为了考分好不好看,重点高中会否录取你而学。”
我听完后有些同情他,到现在才知道中国打着“素质教育”牌子背后“应试教育”的真相。
同时觉得真相太可笑。想要嘲讽。
父亲前几天有饭局,他把我也带去。他和几个出过国的朋友大谈外国和中国的教育制度。说相比之下,中国的如何如何摧残孩童。我只是默默地听,在心底开始嘲笑这些大人们。他们也只能口头上说说,在朋友圈子中侃侃而谈,对残酷现实延续的改变并无任何建设性的帮助。我终于按捺不住,嘀咕了一句,“中国就是这样,怪只怪中国人太多,想要出人投地,出类拔萃就只能在应试教育里面脱颖而出。”餐厅里人们祝酒的喧闹和电视娱乐节目的嘈杂掩盖住了我的声音。
大人们仍然继续他们的话题。我却终于明白那句话只是应该说给自己听。
我又再一次想要嘲讽。却找不到对象。
我该嘲笑提倡“人多力量大”的伟大人们不成?还是那些超生游击队的成员?还是这个仍在发展中的伟大祖国?或许更应该嘲笑的是自己的渺小和无力感。
即便这样。这个星球仍会继续公转自转。一个十四岁小孩的无聊思绪丝毫不能改变什么。
一些粒子对我们来说就是浮尘。而我们对某些更为庞大的生命体来说也就是浮尘,如此简单渺小。
朋友跟我说有人在情人节向她告白还大花手笔很应节地送价值不菲的朱古力,我说我的天啊你的狗啊。
而这次是那个曾经许诺什么“爱一个人三年,等一个人三年”的他。
笑死人了。他才等了a几个月就转移到第几个目标了?若自己无法做到,就请别再胡乱许下什么诺言了。什么爱情什么等待。毫不知其真正含义的小孩居然在自顾自地高深摆弄起来。
或许真的正如霍艳在《地下铁》里所说,“十四岁的我们不懂爱情。”
或许只是我太过老成,不懂青春期青少年们的朦胧感情。欣赏不了且无法共渡他们的朦胧岁月而已。
而当我老时回过头来看,发现最可笑的是自己,竟嘲笑年轻的心。
朋友说完这条八卦便过马路回家去了,雾气又开始迷蒙起来,逐渐阻隔我的视线。
若不是每况愈下的迷雾天气,或许我的呼吸不会这么困难。
若不是自私自利的可笑人类,或许我的心情不会这么差劲。
若不是这些挤逼的狭小空间,或许我的歌声不会如此颤抖。
若不是什么都喜欢推卸责任的自己,或许本不应该如此糟糕。
我突然怀念起,夏日没有迷雾浮尘的晴朗天气。
二○○三。二。二四。2:27:31 kid.ce于万籁此都寂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