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大夫」观后感

2004-07-16 00:41 | Random

刚看了这部片子,片中似乎没有出现拍摄制作的时间,但因为获得1945年的奥斯卡最佳戏剧片和最佳喜剧片音乐奖,所以应该是1944年的吧。

导演Alfred Hitchcock,主演Ingrid Bergman和Gregory Peck,剪辑Hal C. Kern,摄影George Barnes,作曲Miklos Rozsa。希区柯克的片子以悬念著称,本片也不例外,虽然在观看影片以前不幸地看过了封套背面的剧情介绍,但不幸中万幸的是剧情介绍还算有点人性,把关键部分全部省略掉了,倒是反而吊足了胃口。篇幅和HP有限,影片剧情我就不赘述了,主要讲讲感受吧,虽然是一部悬念片,但最终归结为喜剧片的原因,一是最终还是以喜剧的形式结尾(废话- -),二是全片主要的戏份还是在渲染爱情,而不是谋杀,也正因为如此,影片给人的悬念和恐怖相对减少了很多。该片的制片人是好莱坞的著名制片大卫·塞尔兹尼克,著名大片《乱世佳人》就是出自他手,在摄制过程中连换了三个导演,整部影片居然还能保持完整统一的风格,还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不能不令人折服。

言归正传,也可能是由于塞尔兹尼克的原因,使得该片必须符合好莱坞的口味,符合多数观众的口味,也就是俊男美女惊险而缠绵的爱情故事,使得“谋杀”这一条线索在片中显得不那么重要,而多数都是讲述女主角怎样爱上冒名顶替的“爱德华”,又怎样为他进行精神治疗,遇到重重困难不肯放弃,最后在枪口面前表现出了超人的镇定和一名精神分析师极强的心理分析能力,使得爱人终于得以从监狱中释放,洗清罪名。我个人觉得,如果不是受好莱坞的限制,希区柯克应该不会这样处理,而会更多地在剧情中设置悬念疑点和利用视听语言来让人产生心惊肉跳的效果,虽然片中不乏这样的场面,比如“爱德华”拿着剃须刀神情异样地走向布鲁诺夫,剃须刀和“爱德华”的手占了画面的大半面积,加上光线把人物打成阴阳脸以及脚光的运用(件附图),使得“他失去往常的精神状态”的意思自然而然地被观众接受,并且产生了极大的压抑感和悬念效果,而再一加上布鲁诺夫一副“天真烂漫”的样子,使得观众更加为他捏一把汗。但这样的场景毕竟是少数,而且在配乐方面,影片许多地方还是用的比较趋向于煽情型的音乐,比较让人感到不适的是女主角进Library拿书时,两次看到房间里有灯光,而她刚才明明关了灯,这是一个让人产生灵异感受的场景,因为刚关掉的灯怎么又开了,这本身是不符合常理的,而不符合常理的事情自然会引起观众的疑惑甚至恐怖感,但影片的配乐……比较煽情啊,虽然这之后是两人互相拥吻,但之前的场景和音乐的处理,个人认为值得斟酌。

再说影片的剪辑,虽然是1944年的老片子,可能许多地方仍不成熟,但仍然不得不说,片中的跳切甚至硬伤着实不少,大多数跳切的毛病出自以下几个原因:1、两个镜头间人物的动作不一样或者身体部位比如头部的转角不一样;2、两个镜头的动作剪辑点找得不太对;3、画面中人物运动的运动镜头接画面中人物静止的固定镜头。其中前两点原因有可能是因为拍摄时间紧迫导致细节设置粗糙而使前后镜头不接,而第三点原因应该是要算硬伤了,因为一个移动镜头如果要接一个固定镜头而视觉上不产生“跳”的感觉,则起码是后一个固定镜头中主要人物或物体在运动,这样,两个镜头中都有运动的物体存在,镜头才不会显得很跳,但这个错误在影片中不止一次地出现,实在有些说不过去。而有些地方——可能是老片子的原因,过去的表现手法毕竟不能和现在相提并论——本来可以直接无技巧剪辑的,却加了一个叠画,比较好的例子是爱德华的秘书在向众人讲述真爱德华大夫情况时,第一个镜头是正面特写,第二个镜头是侧面带众人的全景,这里由于有台词的衔接,而且第二个镜头虽然人数众多,而观众的目光焦点仍然是在讲述情况的秘书,所以这样一个两个镜头间的主体相对不变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用硬切来处理的,但影片中却用了一个叠画,虽然同样避免了可能出现的“跳”的感觉,但个人觉得必要不大。前不久把EVA重温了一下,发现里面有大量的特写甚至大特写直接硬切全景甚至大全景的镜头,但一点都没有跳切的感觉,反而给观众十分强烈的视觉冲击,很值得学习。

但是对于影片的悬念处理,个人觉得有一点遗憾的地方,就是影片的人物略微的少了一些。原因是,我在看到男女主角准备去滑雪那段时就停下来思考真正的凶手究竟是谁,因为前文提到过的封套上的剧情介绍中,只写了“这时,真正的凶手凶相毕露,企图杀人灭口”,于是我就用排除法来猜想真正的凶手究竟是谁,十分遗憾的,让我猜中了,这倒未必是因为的眼光锐利,而是因为影片中能够成为凶手同时使剧情合理的人物太少了,用排除法一推算,嫌疑人只有一个,虽然影片在之前的许多场景都将他描写得很善解人意,企图混淆观众的视听,但很遗憾的,其他人如果成为凶手的话,要么使故事的主线脱轨,要么使故事显得莫名其妙,因为凶手必定是之前出场过并且戏份不少的一个角色,而且必须经过一定的刻画还要跟男女主角有很强的关系,这样当他成为凶手,才会使观众在感到震惊的同时不会有“故事不合理”的感觉。而符合这样条件的人物只有一个,这里就不说是谁了,看过便知。但反过来想想,其实这个处理也不能算不恰当,因为如果把悬念、谋杀、真正的凶手过于强化的话,爱情这条主线必定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使得这个影片的风格完全改变,相信这也不是塞尔兹尼克希望看到的吧,呵呵。


附:上面提到的制片人塞尔兹尼克的部分,可能有人看不太明白,这里简要说明一下。在当时的好莱坞,影片的制作是像流水线一样的生产,虽然影片观看起来十分有趣,但拍摄制作都是十分流程化的,而流水线的负责人就是制片人,制片人负责影片的全部管理内容,包括挑选剧本,挑选演员,挑选导演,挑选摄影,等等,所以一部影片的风格,很大程度是因制片人而异的,导演所扮演的角色只是把制片人的意图通过剧本和分镜表述出来,只能算是流水线上的一道工序,如果制片人不满意的话,导演随时会被解雇,而换由其他的导演来导。虽然导演是按照制片人的意图来拍片,但每个导演毕竟是有自己的风格的,所以乱世佳人在经历了三个导演之手而风格不变且十分成功,所体现的就是制片人对影片的强大把握能力。而后来好莱坞的那些巨头们把崇拜已久的那些欧洲著名导演请来好莱坞时,便发现由于那些导演的风格太过个性化,而使制片人头疼不已,希区柯克就是当时被请来的导演之一,而他也令塞尔兹尼克十分郁闷,拍摄Rebecca的时候,他说过一句话我印象不太深了,似乎是“我把自己变成了希区柯克”,意思是他把自己的影片风格变成了希区柯克的风格。而大家也可能听说过“在好莱坞只有那些比较有名的导演才对自己的影片拥有剪辑权”,也就是因为好莱坞的导演只是一道工序,普通的导演对自己的影片是没有剪辑权的,能对影片进行剪辑的只有剪辑师和制片人,而希区柯克就是对自己的影片拥有剪辑权的导演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