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壳机动队2:无罪」胡评
2004-09-27 05:00 | Random
昨天经Eyes推荐,再加上对95年第一部的良好印象,今天去碟店一看到就买了下来,迫不及待地看完了。感想么,有惊叹的地方,也有失望的地方,要说哪个较多,我想应当是失望。
首先我不得不声明,既然是胡评,自然有许多用语不谨慎的地方,也可能会冒犯押井的Fans,这里提前道歉了。
时隔九年,计算机处理能力已经突飞猛进,但当我看到第一个镜头的时候还是感到激动万分,无庸置疑的,该片的画面实在是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其中尤以白鸽飞舞的天空和金碧辉煌的充满东方气息的都市让人印象深刻,当然啦,作为一个漫画改编的电影,其构图和色彩更是无可挑剔。
但似乎问题也间接地出在了画面上,虽然该片的画面美得不行,但有些段落中描绘环境和场景的空镜头实在太多,让人有种卖弄画面的感觉,这对于我这种强调节奏的人来说尤其明显,很多明明可以简单交代的镜头却拖得十分冗长,尽管画面十分漂亮,但这些对剧情没任何作用的画面仍把全片的节奏拉得十分缓慢,观众的视觉疲劳油然而生。这还不算,镜头不光长而且多,尤其是坐飞机去那个金色城市那场戏,一开始给了大量场景介绍的镜头,而这些对剧情能有多大影响?个人觉得微乎其微,十几秒就能交代的场景却花了将近三分钟,我只能认为是导演觉得花了大力气做的动画不用太可惜,于是统统往上堆,结果节奏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当然,拖慢节奏的不止这些。人物冗长的对话、大量无用的走路镜头都让全片显得很松散,这当然是排开最后决战那一幕来说的。
除了大块面的镜头处理,小处的剪辑也让人有些不适。不知道是剪辑师不行还是导演的决定失当。例如楼梯炸弹落下的镜头,那个特写明显给得过长,这镜头一长,气氛的紧张感就马上就没了;另一处是巴特二人进大厅的画面,第二个镜头是大厅的全景及女孩人偶和狗,明明可以直接让人物入画的镜头,非得让摄象机慢腾腾地摇下来,导演显然是不想浪费画面,可他节约得不是地方。还有一组巴特回家的镜头,前一镜头是巴特往车走,后一镜头是一个房间的窗外出现车灯(这里的跳接就不谈了),观众并不知道这个房间是巴特家,由于前一镜头的引导,观众自然而然会认为这个镜头是从一间屋子的窗外看到巴特刚启动汽车时的车灯,但事实上是巴特已经到家了,这种引起观众不适的地方还有好几处,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体来说,该片镜头处理的银幕感有些差,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作为一个观众的角度来审视段落的处理,这是有失得当的。影片的字幕中将剪辑放在了最后小字部分,可能也是不重视剪辑的表现之一吧。
另外,对话场景的生硬则是漫画改编动画的一贯毛病了,经常出现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1、固定镜头时间过长(又是时间过长)2、机位过少 3、分切镜头过少 4、废话过多。
第一个不难理解,就是片中两人对话镜头常是持久不动的一个固定镜头,有时候一场对话只有一个镜头,而且画面中人物都没作太多的动作,由于缺少分切,使得要判断是谁在讲话必须花力气去看谁的嘴在动,这使得视觉十分容易疲劳,加上台词过于艰涩难懂,观众很容易就会有吃力之感。
第二点在动画片里容易出现的原因很好理解,因为换个角度换个方向的镜头就需重新绘制,也就意味着又一笔成本的投入,所以一个画面里只有人物嘴在动的现象经常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无法克服的,在EVA中这个问题被高超的剪辑化解了,可以发现在EVA中,一个人说话的过程中经常插入一些不属于该场景的画面,这种手法叫借镜头,由于这些画面往往是台词中涉及到的人或物或地,这样一接不仅增加了观众对台词的直观感受,而且减轻了长时间固定画面所带来的视觉疲劳。但攻壳中这个问题并没很好地解决,几乎所有的对话都是生硬地完成的,这不能不说是剪辑的一大缺憾。
第三点在上面已经提到了,其中还有一大问题就是画外音效过少,以及对话的前拉后沿太少,前者就是说音效往往只给画面中出现的事物,至于理论上画面外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就考虑得不够周全,这样一来就使得场景的真实感和气氛大大降低,如果你看过沉默的羔羊中Hannibal博士登场那场戏的话你会发现,那场戏使观众高度紧张的原因不仅是前面的铺垫、大特写镜头和人物的精彩对话,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背景音效中铺了一层经过夸张处理的空气流动声,这个处理并不会让观众有意识地察觉,却对气氛的营造大有好处,但攻壳中许多有必要营造这样气氛的场景没用够音效,也算一大遗憾吧。至于没有将对话前拉后沿,换句话说就是谁说话给谁镜头,这样的处理会是对话场景十分死板,本来攻壳的对话就很抽象了,这么一处理,更呆板了。
第四点可能要冒犯一些押井犯了,我看完全片以后对同学说这片子废话太多、太过抽象,同学笑曰:押井守不一向是属于那种“哲学派”的么。的确,我承认这是导演的风格使然,但这样做的结果是让观众看不懂故事(当然如果大家都看懂了就我没看懂那说明我比较笨)。去年看第一部的时候偶大呼过瘾,非常期待这部中更精彩的剧情和更炫的剪辑,但从结果看来,押井的画面语言能力没提高多少,理论却大跨度地飞跃了,以至于从头到尾我都云里雾里的,可能主线在对话中也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但由于太多理论和大量的人名、专有名词及事件的混淆,使得第一次观看该片的我根本无法摸清故事的脉络。
我个人觉得,导演玩风格没问题,但观众看不懂就有些问题了,电影毕竟是做给观众看的,而且这不是欧洲艺术片,是动画片,我们观看动画的时候不就是为了体验那种真实生活中所没有的快感吗,如果动画片也做得艰涩难懂,那或许并不是什么好的事情。如果你说动画片也有理由传达深刻的思想,我完全同意,但我仍然要举EVA的例子,EVA的故事基本上大家都能看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导演的思想,得看资料才能多少明白一些,因为EVA大部分剧情中的理论教条非常少,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那些庞大的世界观和机械专用名词,片中也是深入浅出地解释给观众听,那些思想、意识、自我、生死之类的话题,都是在某一场戏中集中地阐释出来的,因为观众在获得精彩故事和富有冲击力的视听享受之后,就有足够的耐心聚精会神地来听/看台词和理解其中的含义,而且由于这样的场景多半是片中的高潮,观众的神经会高度紧张,思想高度集中,使得导演的意图也能更容易地传达给观众。但攻壳中言外有音和跳约性极大的台词实在是无处不在,这从片中前半段和那个老太婆漫长的鸡鸡歪歪就已经开始了,观众的大脑对台词内在含义的吸收是会饱和的,是需要时间来理解消化的,但片中让观众享受视听快感的机会比起台词的深度来说显得太少了,于是乎大量的台词都只是在耳/眼前走了个过场,如此观众看得累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个人观点。有人要批判我没读懂押井就来这里胡扯也没关系,本来就是胡评嘛,呵呵
-
首先我不得不声明,既然是胡评,自然有许多用语不谨慎的地方,也可能会冒犯押井的Fans,这里提前道歉了。
时隔九年,计算机处理能力已经突飞猛进,但当我看到第一个镜头的时候还是感到激动万分,无庸置疑的,该片的画面实在是美得无法用语言形容,其中尤以白鸽飞舞的天空和金碧辉煌的充满东方气息的都市让人印象深刻,当然啦,作为一个漫画改编的电影,其构图和色彩更是无可挑剔。
但似乎问题也间接地出在了画面上,虽然该片的画面美得不行,但有些段落中描绘环境和场景的空镜头实在太多,让人有种卖弄画面的感觉,这对于我这种强调节奏的人来说尤其明显,很多明明可以简单交代的镜头却拖得十分冗长,尽管画面十分漂亮,但这些对剧情没任何作用的画面仍把全片的节奏拉得十分缓慢,观众的视觉疲劳油然而生。这还不算,镜头不光长而且多,尤其是坐飞机去那个金色城市那场戏,一开始给了大量场景介绍的镜头,而这些对剧情能有多大影响?个人觉得微乎其微,十几秒就能交代的场景却花了将近三分钟,我只能认为是导演觉得花了大力气做的动画不用太可惜,于是统统往上堆,结果节奏一下子就慢了下来。当然,拖慢节奏的不止这些。人物冗长的对话、大量无用的走路镜头都让全片显得很松散,这当然是排开最后决战那一幕来说的。
除了大块面的镜头处理,小处的剪辑也让人有些不适。不知道是剪辑师不行还是导演的决定失当。例如楼梯炸弹落下的镜头,那个特写明显给得过长,这镜头一长,气氛的紧张感就马上就没了;另一处是巴特二人进大厅的画面,第二个镜头是大厅的全景及女孩人偶和狗,明明可以直接让人物入画的镜头,非得让摄象机慢腾腾地摇下来,导演显然是不想浪费画面,可他节约得不是地方。还有一组巴特回家的镜头,前一镜头是巴特往车走,后一镜头是一个房间的窗外出现车灯(这里的跳接就不谈了),观众并不知道这个房间是巴特家,由于前一镜头的引导,观众自然而然会认为这个镜头是从一间屋子的窗外看到巴特刚启动汽车时的车灯,但事实上是巴特已经到家了,这种引起观众不适的地方还有好几处,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体来说,该片镜头处理的银幕感有些差,换句话说就是没有作为一个观众的角度来审视段落的处理,这是有失得当的。影片的字幕中将剪辑放在了最后小字部分,可能也是不重视剪辑的表现之一吧。
另外,对话场景的生硬则是漫画改编动画的一贯毛病了,经常出现的问题大致有以下几个:1、固定镜头时间过长(又是时间过长)2、机位过少 3、分切镜头过少 4、废话过多。
第一个不难理解,就是片中两人对话镜头常是持久不动的一个固定镜头,有时候一场对话只有一个镜头,而且画面中人物都没作太多的动作,由于缺少分切,使得要判断是谁在讲话必须花力气去看谁的嘴在动,这使得视觉十分容易疲劳,加上台词过于艰涩难懂,观众很容易就会有吃力之感。
第二点在动画片里容易出现的原因很好理解,因为换个角度换个方向的镜头就需重新绘制,也就意味着又一笔成本的投入,所以一个画面里只有人物嘴在动的现象经常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是无法克服的,在EVA中这个问题被高超的剪辑化解了,可以发现在EVA中,一个人说话的过程中经常插入一些不属于该场景的画面,这种手法叫借镜头,由于这些画面往往是台词中涉及到的人或物或地,这样一接不仅增加了观众对台词的直观感受,而且减轻了长时间固定画面所带来的视觉疲劳。但攻壳中这个问题并没很好地解决,几乎所有的对话都是生硬地完成的,这不能不说是剪辑的一大缺憾。
第三点在上面已经提到了,其中还有一大问题就是画外音效过少,以及对话的前拉后沿太少,前者就是说音效往往只给画面中出现的事物,至于理论上画面外的东西发出的声音就考虑得不够周全,这样一来就使得场景的真实感和气氛大大降低,如果你看过沉默的羔羊中Hannibal博士登场那场戏的话你会发现,那场戏使观众高度紧张的原因不仅是前面的铺垫、大特写镜头和人物的精彩对话,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背景音效中铺了一层经过夸张处理的空气流动声,这个处理并不会让观众有意识地察觉,却对气氛的营造大有好处,但攻壳中许多有必要营造这样气氛的场景没用够音效,也算一大遗憾吧。至于没有将对话前拉后沿,换句话说就是谁说话给谁镜头,这样的处理会是对话场景十分死板,本来攻壳的对话就很抽象了,这么一处理,更呆板了。
第四点可能要冒犯一些押井犯了,我看完全片以后对同学说这片子废话太多、太过抽象,同学笑曰:押井守不一向是属于那种“哲学派”的么。的确,我承认这是导演的风格使然,但这样做的结果是让观众看不懂故事(当然如果大家都看懂了就我没看懂那说明我比较笨)。去年看第一部的时候偶大呼过瘾,非常期待这部中更精彩的剧情和更炫的剪辑,但从结果看来,押井的画面语言能力没提高多少,理论却大跨度地飞跃了,以至于从头到尾我都云里雾里的,可能主线在对话中也已经说得很明确了,但由于太多理论和大量的人名、专有名词及事件的混淆,使得第一次观看该片的我根本无法摸清故事的脉络。
我个人觉得,导演玩风格没问题,但观众看不懂就有些问题了,电影毕竟是做给观众看的,而且这不是欧洲艺术片,是动画片,我们观看动画的时候不就是为了体验那种真实生活中所没有的快感吗,如果动画片也做得艰涩难懂,那或许并不是什么好的事情。如果你说动画片也有理由传达深刻的思想,我完全同意,但我仍然要举EVA的例子,EVA的故事基本上大家都能看懂,但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导演的思想,得看资料才能多少明白一些,因为EVA大部分剧情中的理论教条非常少,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那些庞大的世界观和机械专用名词,片中也是深入浅出地解释给观众听,那些思想、意识、自我、生死之类的话题,都是在某一场戏中集中地阐释出来的,因为观众在获得精彩故事和富有冲击力的视听享受之后,就有足够的耐心聚精会神地来听/看台词和理解其中的含义,而且由于这样的场景多半是片中的高潮,观众的神经会高度紧张,思想高度集中,使得导演的意图也能更容易地传达给观众。但攻壳中言外有音和跳约性极大的台词实在是无处不在,这从片中前半段和那个老太婆漫长的鸡鸡歪歪就已经开始了,观众的大脑对台词内在含义的吸收是会饱和的,是需要时间来理解消化的,但片中让观众享受视听快感的机会比起台词的深度来说显得太少了,于是乎大量的台词都只是在耳/眼前走了个过场,如此观众看得累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个人观点。有人要批判我没读懂押井就来这里胡扯也没关系,本来就是胡评嘛,呵呵
-
WHAT IS PAST IS PROLOGUE
DEDICATED TO THE YOUNG
IN WHOSE SPIRIT THE SEARCH FOR TRUTH
MARCHES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