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爱即正义!草莓棉花糖 -v-+

2005-11-21 18:36 | Franniss

(枪稿勿转,本文不代表作者观点 -v-)

可爱便是正义!——热力草莓狂想曲


☆ 安娜的旅行伞

在那不堪的童年,曾有过伙同别人偷摘草莓的事情。几缕黑影悄然潜入草莓地,鬼鬼祟祟,遵循的法则是一次不能多摘——以免被园丁看出来。得手之余,我们窃喜,品尝这学校与家两点一线生活之外的馨甜。渐渐地,吃到手里差不多仅剩新鲜叶子,这时难免会不甘地琢磨:“就这么吃完了?”。

十余年过后,童年的我们与《草莓棉花糖》观众对待完结的表现不谋而和。这部清新可爱的动画原载于月刊《COMIC电击大王》,改编为动画仅是3个来月前的事。在这区区3月的栽培期里,短短12集的果实产量竟酸甜萌倒了无数人。追连载动画本是一件休闲之事,大凡热血励志的作品总能让人产生宣泄快感,而像《草莓棉花糖》这样的萝莉生活日志,未尝有剧情和冲突,也没有大起大落,却可以勾动发自心底隐秘的憧憬,追回一份久违而恬淡的平静,烦恼冰释。这一个大人四个小女孩的日常故事,也确实能激起无穷回味呢。

“日文标题怎么读?莓……乱扔,这是象形字?这片子给个简介好不?”
“一个读短大的姐姐,在四个小学女生‘小伸姐’的嚷叫中度过了春夏秋冬,并且乐在其中!”

多年以后,小资风格动漫文章大概会出现类似的段落:“……他偶尔说到《草莓棉花糖》已经完结n年,只提一句不再开口,旁人细问起来,他却已转移话题。”

转回今日,不得不承认在现今女性角色普遍低龄化的日本动画市场,四下迷走的观众即便不是萝莉控,也会在泛滥的萝莉浪潮中把持不住,沦落其中,而且还念念不忘,甚至当作人的一种天性向人娓娓道来……不过萝莉控毕竟是小众,作品的成功定位才见真功底,在《草莓棉》一作中就是:看似面向怪叔叔,实则童趣昂盎然,适合绝大多数观众。

漫画单行本封面上的“可爱即正义”一句,在声优访谈中也有提及,以试图宣扬新旧交替的口号迎来千万宠爱。“不见其人,先闻其声”,恋声者,可以享受千叶纱子、川澄绫子、折笠富美子、能登麻美子及生天目仁美五位当红萌声优的超值倾情出演;而一般观众眼中的《草莓棉花糖》,则充分体现在片头歌词的“可爱这种事情,并非言语所能表达”吧。

可爱究竟在何处?可爱这种事情,不会被单独隔离而存在。一个身为短大生的小伸姐不由自主的将所有资金花在了购买香烟和照顾小萝莉身上,成就了一个和谐乐园,使外界无从打扰。

美羽的淘气捣蛋、频繁的小动作与恶作剧、莫名其妙的冷笑话和超乎寻常的怪异思维,无时无刻都在挑战着小伸姐老大的“底线”,当然,这底线指的仅仅是“温言和语”与“想在她头上敲颗毛栗”的边界线……这个活宝就是那第三种永动机,有她在身边就会热闹非凡,对广大的独生子女萝莉控而言,估计会有想要这么个妹妹的……真是不知死活的想法啊。

归国子女安娜,委实是个招来嫉妒的可爱根源:皮肤白皙,发育良好,性格温顺……唯一一个缺点就是不会英国返乡子女的第一母语……但补偿性的,她是四个小女孩中最像传统日本人的家伙,如此有趣的设定招来了活宝们精彩的演出。小伸姐对安娜的千万宠爱,不免要招来受冷落的美羽不满啊。

犄角辨的千佳,一个冷静的旁观者,一个混乱萝莉世界中常识的守护者,一个傻气与捣蛋之间的平衡点。看起来她好象主角中的配角,可实际上却是牵引故事的灵魂人物。这个比较接近现实的小女孩,居然比姐姐更容易表露出无奈的表情,散发着老成的可爱。

茉莉是个看起来傻傻的眼镜娘,对旁人的话极度认真,使人产生一种非常想保护的情感。小伸姐总会一边说着“美羽你们都是大孩子了,要让着点儿茉莉”一边给她套上猫耳装,小伸姐果然是个彻底的萝莉控啊……

《草莓棉花糖》情节平平实实,坦坦荡荡,一点儿都不颠簸:美羽偶尔会哭的可爱,安娜假装通晓英文的可爱,茉莉忐忑着说话以喵结尾的可爱,千佳平凡的可爱,充斥着动画的每个角落。如果不是短短的12集限制,温馨平淡的小单元剧,就这样永远进行下去,不也是很好的事情吗?

只是春过夏至,夏去秋来,自然的规律潜移默化着世间一切。冬的脚步在美羽的无穷热力冷笑话中匆匆到来——至此,最后两集也许就是全片唯一的抒情高潮了:相信圣诞老人的茉莉真诚的等待着心仪礼物,于是在维护梦想与反梦想的斗争中,大家获得了完全胜利,而捣蛋的美羽又一次可耻的败了。“不再相信圣诞老人,是在你们几岁时发生的呢?”小伸姐像自言自语般的发问,又像在与观众们进行心灵对话,令人感觉难以回避。心生许多感慨,

为什么这么说呢?这部动画反映的本是一种憧憬,而当憧憬中的憧憬反馈回来,观众的内心就很容易就能接受这样平淡的深化了。雪晨中,小千她们在雪堆上忙碌,堆了一个长鼻子的大雪人,又在旁边堆了四个小号的雪人,正好堵着小伸姐的摩托车出门的路。小伸姐本人呢,则望着安娜和茉莉挣扎在斜坡的可爱动作,脸上露出“幸福到不知道该怎么办的表情”。

☆ 美羽的绘图志:

《草莓棉花糖》,新鲜欲滴的水果和入口即溶的甜蜜,两个童趣盈盛的词语指向了作品的主题:小女孩与可爱。当然,在那些一般以网络怪叔叔形象登场的专业人士们口中,这两个词有着同义词或说专用术语:“萝莉”文化与“萌”文化。

早在西元1955年,俄国小说家伏拉地米尔•纳博科夫发表了禁忌题材小说《洛丽塔》(Lolita),描写了一个中年教授迷恋上一位12岁女孩洛丽塔的故事,这本书在当时不仅不被传统文学界承认,甚至遭到作者好友的抨击,偶得有冒险精神的出版社代为宣传,怎奈却被宣布成为禁书。然而就是这么一本饱经挫折的小说,经过电影大师斯坦利•布库里克的改造,于1962年搬上荧幕。经过精心修饰的这部电影,用黑白片的含蓄和隐讳暗昧的气氛巧妙的粉饰了冲突,换来一个全新,甚至颇具讽刺性的故事。电影上映,《洛丽塔》正式打开了传统禁忌的大门。从此,一个称谓便成了所有如田园妖精一般深具挑逗性的少女的统称——Lolita。
而“萝莉控”,则是日本人用“lolita”中的“loli”与“complex”变形得来的“con”,生硬拼造出的词汇,指代异常喜爱2D萝莉的人,自90年代起,这个词在御宅族和同人圈中得以广泛使用。

说到这里,萝莉,也就是这些可爱的少女年龄限定究竟是几岁呢?这点说法不一,但诸多版本有显见的共同点——萝莉至少在外表上不会超过15岁。这个年龄的小女孩非常可爱,天真无邪,惹人怜惜,身体未发育或发育很少一点点,“清音,柔体,娇憨”——如此可爱,正常的人都会流露愉悦之情,而萝莉控的感情与他们又有什么区别呢?显然,并不是因为什么“你可以骑着三轮车载一个小女孩去兜风,但是你却需要一辆轿车才够面子载一个女人出去”之类的奇怪感情……而是一种发自心底的情结。

你可以把这种情结视作对童稚的回味、青春不再的叹息,也可以看作基于人类生命短暂的广泛认知上,对昙花一现的美好事物的执著和追求。虽然萝莉控们都希望大家把自己归纳为后面一种,但是根据心理学家佛罗伊德的看法,这种迷恋很可能与是因为与同龄女性交往不利,或是少年求爱遭受挫折引发而来,所以,萝莉控就往往被同辈男人瞧之不起……

“喂,我们只是追求短暂的青春之美啊!”

当然,这就是罗莉控们对于“曲解”发自内心的答复了。而现在迷恋罗莉的热潮已经超越单纯男性范畴,越来越多的女性也加入了萌罗莉的热潮,原因?请抬头看上面那句黑体字……所以说,对萝莉的爱好,的确是一种“人类共识”呢。

至于“萌”这个字,则是与动漫有相当密切关系的。所谓的“萌”,就是日语“萌え”,与意思为狂热的“燃え”读音相同,两个词语同样用于表示心理。“萌”基本可以归纳为某事物具有“使人眼前一亮”,“瞬间令人兴奋”或“萌生某种情愫”的潜质。基本是指存在于游戏、互联网或动漫中的2D美少女角色。过去指代非常偏执的爱好,时至今天,语意的发展已经不那么重了,可以在调笑闲谈中随意使用。

而今的日本动画业界,原本存在于漫画纸上的2D美少女角色,从黑白单色开始变幻得绚丽缤纷,从固定造型一跃为灵动自如,这就是动画这一艺术形式的优点:本来你只能捧着漫画册子,偷偷瞧几眼那些有着二次元动画美少女脸的女孩子,但现在呢,童年黏在你身边的青梅竹马美少女、商场结识的小女孩、初着水手服的小女生……动画中可以说一应俱全。在浩浩荡荡的萝莉动画浪潮里,只许你说没看过,不许说没有!

很自然的,被尊为经典的“四大天王”从这些动画中脱颖而出,这四位角色深深的刻入了动画迷的心扉,在业界轻而易举地打出了一片江山,得到难以数量的FANS众星捧月般的拥戴。

她们即是《Di Gi Charat Fantasy》中长猫耳的DiGiKo; 《机动战舰大和抚子》(Yamato Nadeshiko)的电子妖精星野琉璃;《魔法少女砂沙美》(Bureteisami)的砂沙美(sasami);以及《库洛魔法使》(Card Captor Sakura)的木之本樱(Kinomoto Sakura),其中CLAMP笔下的木之本樱被誉为最能赚钱的LOLI……因为这个系列太能出续集了。

星野琉璃、砂沙美、木之本樱及绫波丽,这四位角色可以说是主导了自1995年以来,动漫游戏界的商业生机与主流市场的走势,同人作品更是铺天盖地。 在其之后,几乎每部作品都要时不时出现萝莉角色,经常为动画索然无味的主线起到调剂作用,甚至力挽狂澜。也有整部作品都是各色各样的萝莉的现象,譬如《抗枪少女》、《草莓棉花糖》。这样子策划的结果就是:与部分后宫动画的女性角色百花齐放、各展姿态、争奇斗艳的盛况形成了鲜明对比。比起那些充斥着泛滥的真假可爱,人云亦云而没有个性、变化极小、容易单调而乏味的单薄女性集团,可爱萝莉们以清新、自然与活泼的情趣打动观众,使人完全找不到拒绝的理由呢。

让我们着眼于较近的05年日本动画市场看看:就总体形势来说,2004年是“后宫一起建”,2005年是:“萝莉一起萌”,对于非萝莉爱好者而言,这个形势也正是转变口味的契机:童龄女生当道,为过去喜爱动画中的成熟的女性角色的观众提供了新奇的尝试。这样一来,关注萝莉的眼光就逐渐焦热起来,最终形成如萝莉一般旺盛生命力的新派动画门类。

☆ 茉莉的猫耳装:

过去的辉煌固然值得怀念,而新兴的事物则体现了萝莉动画发展进化的无限可能性。就近期动画来谈谈萝莉角色的分类吧

冷漠系萝莉:这个种类是萝莉的开山鼻祖,外貌虽然与年龄相符,但心理年龄恐怕还是未知数,行为似乎拒人于千里,但偶然的一次开颜都会给观众难以忘怀的感觉。代表人物不逞多让就是绫波丽了,这个角色是背负而冷淡,向下数去还有星野琉璃。《废弃公主》中的龙机神泽菲莉丝属于冷淡系,但融合了末世论与神学的神秘,所以并不单纯看作冷漠型,这也是萝莉性格设定的一大发展趋势。就近来说,冷漠型要属10月新番中《灼眼的夏娜》中女主角夏娜了。

《灼眼的夏娜》中专有名词很多,为理解剧情造成了一定困难。不过夏娜的性格依然比较出色:平常状态表现对已死之人的冷漠,实质上,在她眼中与男主角的对话,和木偶对话是没有区别的……因此还不算真正的冷漠。另外,当她入手甜瓜面包时的表现,可谓身心如一,完全萝莉,可见食欲对形象转变。

由于新番动画还未揭示她性格成因,仅从现有资料分析其之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新时代的冷漠系,可适当转化别扭劲儿,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观众对她的抵制情绪;武器一定要有气魄,无论是《灼眼的夏娜》中的长刀,还是《枪姬》(Gunslinger Girl)中的远程兵器,无一不造成角色柔弱外表与使命的强烈反差,使人不由产生怜爱之情。

哥特式萝莉:即Gothic & Lolita穿衣风格,特色是优雅华丽与阴森诡异的揉合体,黑白为主色,呈现适当的死亡气息,服装就是蔷薇、蕾丝及缎带所缀饰的欧式华服,视觉效果就好象是指黑暗寂寞又相当华丽的古堡内藏的中世纪人偶。

代表作品为《蔷薇少女》与《柯塞特的肖像》,其中不乏哥特萝莉的经典造型。另外,超级机器人动画《创圣之Aquarion》中的莉娜小姐,同时糅合了哥特萝莉、吸血情调与残弱少女三者神髓,经典到无以复加。

作为子类穿衣文化顺便介绍:今年的动画《我的主人爱作怪》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制服癖,虽然萝莉穿制服并不是很好的点子,但此片胜在邪恶搞笑都有一手;日式人偶也经常作为一类造型出现:《草莓棉花糖》观赏烟花一话中,萝莉们着上和服,单纯与成熟的尝试结合,产生了艺术性的效果……虽然美羽的忍装也很有特色。

猫耳系萝莉:猫耳萌娘为什么就会产生萌的效果呢?这个首先与萝莉的羊角辫有关,再者嘛与猫的柔顺天性、以及对称美也有关。《校园漫画大王》中,知世的形象实际是结合了羊角辫与猫耳的产物,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大阪同学以及神同学的梦境里……

猫耳的另一部重要作品《月咏》,少女叶月/露娜的形象塑造,融合了适当猫耳情节、血族情愫甚至恋妹情结。这类角色一般都会露出一边小虎牙以便邪邪的笑,在特定人群眼里体现出一种另类的萌。

宿命系萝莉:这个系列专为游戏改编动画——转世轮回系列而列。代表作为《Kanon》、《Air》。这类游戏电子小说式的动画,说生活吧不完全生活,说校园吧不完全校园,还总带一抹奇想要素和玄幻情调,甚至萝莉们本身的外观都可以放到次要地位。苒而这些无非是为烘托一个情字。

在完结许久的《Air》中,那于青空之上展翅翱翔的少女,悲伤而充满向往的少女剪影,被多少人誉为这游戏公司KEY社塑造最为成功的形象,曾一改电子小说索然无味的旧识,得到了千万人的感伤共鸣。细致完整地观赏一遍《Air》,我们不难为那个稍微有点迟钝的,怎么看也普通的少女神尾观铃身上沉重的命运枷锁、以及发生在她身上的悲剧结局而扼腕。所谓流着泪的萌文化,就是如此。也许那种欲哭无泪又再三回味的感觉,恐怕也很难再从其他动画中撷取的到了。

幽雅成熟系:元祖的里外皆完璧单纯的小樱妹妹型,这种类型其实有一两个就够了。现在我们要说的是美少女动画《舞Hime》中的萝莉学园长风花真白、《Kiddy Grade》中的露米艾尔,一个起到协调整个学园局势的微妙作用,一个则充满近未来情愫及拥有塞博朋克式的超能力,一方面有实力的强大,一方面是心的纤弱,这依然是剧烈反差产生感情的绝佳例子。

上述的动画不少有了续集,其中《舞-乙Hime》和《蔷薇少女2》是新番动画的主打之作,相信观众们的慧眼不会轻易防过她们的吧。

☆ 千佳的总结语:

无论小说也好,故事也罢,大家投入其中最终要体会的是角色的感情,动漫作品更以音声动感突出了这点。惟有感情到位,一个作品才能够出色,虽不能避免被时光忘怀,却可在一些人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萌系动画虽然必定满足着萝莉控这一特殊人群,但是童龄的少女角色也并非没有曲线的花瓶那么简单,她们天真无邪,本身就带有惹人怜爱的先天优势,若在优秀剧本的支持下,大气也好,小品也罢,一部动画能做到可怡情可开怀,体现平淡是真也未尝不是一种向上一路的境界啊。

-

永远亭